明德课堂面对面——持续开展
发布人: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10

为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突出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外国语学院的明德课堂近期持续开展。

1019日,链家校招负责人王朴玙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商务礼仪课程。王老师提到“不学礼,无以立”,商务礼仪是商业交往中遵循的一系列礼节和行为准则,旨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维护职业形象、避免误解和冲突、增加互信和合作。他从什么是商务礼仪出发,分别从仪容与仪态、客户交往礼仪、工作场景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这4个方面,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其中的礼仪规范。在课程中,王老师携带了一条领带现身说法,给同学们当堂展示了温莎结领带的系法,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在提及到称呼礼仪时,王老师现场通过称呼同学们的不同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在讲解到握手礼仪时,王老师很细致地为大家分为三种类型: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与宾主之间,均一一详细讲解了不同场景下不同的应对方式。

1027日,公外系杨艳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兵团红色文化英语翻译探讨”主题课程。杨老师从广义与狭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解释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让同学们全方面的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紧接着,杨老师告诉同学们红色文化包括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并解释了其中的含义,让同学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杨老师向同学们传授红色文化翻译的“秘诀”。首先便是红色文化的理论依据,包括目的论、生态翻译学、多模态语料库、功能对等、传播学理论。其次,杨老师详细的介绍了红色文化翻译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角度。然后,杨老师列举了团中央、国家文物局、民政部、中共中央宣传局所采用的两种翻译方式,让同学们选择自认为正确的翻译方式。在揭示正确的翻译方式时,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红色文化的翻译策略中的直译法。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兵团红色文化的翻译技巧,杨老师以“屯垦戍边,是秦朝以来各个朝代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战略举措”为例,说明在翻译时往往要综合多种翻译方法,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方法。

113日,俄语系别春红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做立足时代,融通中外的外语人”的主题课程。别春红老师提出高校应该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复合型外语人才。别老师以俄语为例向学生们详细讲述了世界上有多少的国家使用俄语,例如中亚五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等。别老师提出俄语现今是主要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小语种+方向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拦。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展现,同时文化又是相通的,阿语版的《山海情》在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阿曼等中东、阿拉伯国家展播,在当地掀起了“中文热”。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使得培养外语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更为重要。

1110日,英语系陈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语言学习者成长记》。陈老师现场展示六指俯卧撑,自己克服困难的成长经历,向同学们了诠释了坚持的力量,这亦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所在,“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一时的努力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你能专注于一件事,时间久了,自然会做出成绩。成功会眷顾那些沉下心来扎实做事的人。“热爱是所有理由和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我们人生的开始,陈老师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口译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我们学有一技之长时,应当尽个人微薄之力为祖国发展注入动力。陈老师讲道,“我们每个外语人,都应当拥有国际视野,为世界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各国讲解最真实的新疆情况,传递最真实的新疆声音。在外交方面,我们这一代的外交应当硬气起来,坚持中国立场,原则问题不让步。”最后,陈老师提供了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的成功经历,榜样是前行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作为石大外语人,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多运用外语、多阅读,增强批判性思维,勇于担当,不负时代使命,践行兵团精神。外国语学院明德课堂面对面活动也将持续进行下去,发展新时代石大外语人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发展做贡献。


来源:外国语学院学习实践部


 
Baidu
map